文化Banner

《海上敦煌在阳江》千年不老的辉煌

2018-03-03  阅览次数:11534  作者: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 周 義   收藏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南海1号”与海上丝路文化论坛,今天,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阳江隆重开幕了!我谨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表示热烈的祝贺!

    阳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抓住机遇,大力宣传、整合阳江历史文化资源,为保护、研究区域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政府参事、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致力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多年,收集了大量研究素材,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全方位、跨学科、多视角研究并发掘我省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促共进。欣闻阳江发现“南海一号”宋代古沉船的消息之后,我室(馆)曾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阳江的文化及“南海I号”进行全面考察。2004年,我室(馆)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关系和特别项目主管阿丽丝·德·让丽丝(ALICE DE JENLIS)女士等考察阳江“南海一号”,并建议在阳江建造“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该建议被采纳,省政府拨专款1.5亿造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参事、馆员对“南海一号”给予持续关注,为地方政府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积极献计献策,通过举办研讨会、文化艺术节、出版学术著作等方式,深化研究,扩大宣传,擦亮品牌;及时就有关沉船的打捞及保护、阳江文化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宣传等问题,向省委、省政府作了较为系统的建言,得到省领导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推动有关事宜的顺利解决、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对阳江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我省参事、文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南海一号”等研究视域,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表示真挚的感谢!

    海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涵盖了海上交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科技、移民文化等丰富内容的东西方文明沟通之路和“对话之路”。她见证的不是锈迹斑斑的历史而是文明的延续,她积淀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故事而是广东开放、务实、多元、兼容的文化特质,她影响的不仅是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是中国的历史进程。大河如扇,广开网脉,异风奇巧,八口往来。广东独特的地缘优势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千年不衰的辉煌,塑造了广东人民敢为天下先、重商务实、开放兼容的精神品格,赋予了我们坚韧的毅力、远大的眼光和广阔的胸襟。阳江在宋代已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转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海外贸易繁荣,商业兴旺,阳江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之一,宋代古沉船即发现于此。“南海1号”是考古发现年代久远、保存完整、文物储存较多的远洋货船,集中展示了宋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是一部横跨千年的对外贸易史、航海史、陶瓷史、造船史,为深入揭示我国海洋文化史、交通史和海上丝绸之路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将“南海1号”看作一个文化符号,我们从中可以解读出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图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感慨于历史留给广东人民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展望到“南海一号”等历史资源对当今文化产业开发以及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作用等,可见,对“南海1号”的研究工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学术、社会及经济价值,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谨供各位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参考。

    第一,注意多学科视角下“南海1号”研究呈现出的综合性、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向。“南海1号”的研究牵涉到的是一个系统的、多元化的、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要求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表现出综合性、多元化、多层次特点,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其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从比较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应将“南海1号”置于当时的文化时空中,通过比较与之相关的宋代不同区域的共时性文化以及同一区域不同历史跨度的历时性文化来深入到“南海1号”研究的各个方面,挖掘可资借鉴的研究信息。其次,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上从比较单一的学科研究逐渐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必然的。在“南海1号”研究中,必须借助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吸收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及研究成果,也要及时借鉴先进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于“南海1号”的研究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学术活动,所以在研究中从事各学科的研究人员之间必须注意密切协作,保持信息网络的畅通,避免流于低层次重复。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南海1号”及相关历史文化遗产在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宣传等各项工作上的整体规划。“南海1号”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文物,而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在“南海1号”顺利打捞出海,送入“水晶宫”之后,面临着出水文物的保护、研究、开发、宣传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需要继续完成并逐步深化。与此同时,作为宋代沉船,“南海1号”是阳江海洋文化的体现,是阳江地区宋代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详细梳理阳江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大澳古港、大澳商会、古炮台等。我们要以“南海1号”为抓手,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恢复并构建阳江历史文化遗址、遗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散落各处的、静态的文物呈现出连贯、鲜活、生动的整张历史画卷,做大、做强、盘活整个阳江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形成系统的文化工程,争取将“南海1号”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纳入阳江市甚至广东省的文化强省建设重点项目规划之中。

    第三,抓紧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工作。“南海1号”及相关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发和宣传对提高阳江文化建设的含金量,提高海陵岛乃至整个阳江文化品味,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应全力打造“南海一号”文化品牌,努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先,要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做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对于弘扬历史文化,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建议由阳江市政府牵头,成立“南海1号”申遗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有关工作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意见和办法。最后,要全面摸清家底,建档造册,加强对“南海1号”及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将全方位宣传“南海1号”和立体经营“南海1号”的理念融入工作思路,坚持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整合开发文物资源,培植文化旅游等产业,使“南海1号”成为阳江的文化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继续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在历史上曾经联通中西方的大动脉,缔造了中国的海洋文化,造就了广东乃至整个海内外华人的寻根文化,寄托着人们无限的希冀和怀念,在历史的追忆中升华为岭南人文精神,作用于广东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和审美情趣,丰富了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开拓进取、兼容并包、团结合作、诚信务实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广东的开放改革、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对于推进世界的和平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广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我们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这一点就能充分表明,广东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是拥有巨大潜力的。

    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