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阅览次数:4912 收藏
从古至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年,有中国年的地方就有年画。年画是我们古老而珍贵的民间艺术,也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年画一般采用木版水印的方式制作,在新年来临时张贴,它以清晰的线条,富有冲击力的色彩,勾勒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图谱,是人们对理想之年最直白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祈愿。
展览名称:“年画里的中国”
展览地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公益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1月29日2024年3月30日
在新春来临之际,广东海丝馆特推出“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年画里的中国”展览按主题叙事,在内容上将不同年画产地的风格特色、制版工艺融入其中。展览兼顾通俗性和专业性,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为专业人员提供素材,为青少年观众提供了解中国年画艺术的窗口。
年画·神祗·人物
春节期间,老百姓们常常在门上张贴红火喜庆的年画,寄愿福寿康宁。早期木版年画的内容大多是佛像和神像,如“门神”、“灶神”等,随着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传统节庆活动超越了祭祀,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生活,于是慢慢有了以人物为主题的年画。
年画·风物·劳作
节庆与风俗、农务与物候是古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物年画以中国传统节日、百姓日常劳作、自然四时风景为题材,记录社会生活、描绘壮美山河,蕴含着古人参悟自然、洞悉天地的智慧。
年画·故事·戏曲
年画还常常将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情节作为主题进行绘制,以达“成教化、助人伦”之用。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年画,重温历史,感受正邪、忠奸与善恶。俗话说:“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在清代戏曲繁荣之时,以戏曲剧目为题材的“戏出年画”大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广东海丝馆结合“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和自身优势,展厅在保留海丝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以年画、窗花装裱外墙,展厅内设置了“龙年大吉”打卡墙和迎春祈福的展板。展品包括: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佛山木版年画、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湖南滩头木版年画、河北武强木板年画和四川绵竹木板年画等。观众可以在阅览区内阅读年画展的有关书籍,如《年画里的中国》、《中国古代年画》和《年画中国》等。除此,广东海丝馆还策划了与展览配套的剪窗花活动,观众可以亲手剪制窗花,拓展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在指尖感受渐浓的年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中国年画,“龙”光焕发。传承和保护好年画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技艺的存续,更意味着匠人精神的绵延不息、历久弥新。年画的流变和发展,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最佳注脚。通过欣赏“年画里的中国”展览,您将更深入感受古人的智慧与社会生活,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今人不见古时“画”,今“画”曾经照古人。龙年新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诚挚邀请您和家人一起参观“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在这个喜庆祥和的春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领略传统年画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吧!期待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