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버전
  • 用户中心

新展来了 | 广东海丝馆“丹青求索 器范自然——植物科学画展”元旦开展

2024-12-30  阅览次数:841     收藏

在探索与发现的征途中,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总能绽放出别样的光芒。2025年1月1日至3月25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临时展厅将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丹青求索 器范自然——植物科学画展”,诚邀所有热爱自然、钟情科学的观众,一同踏入这场科学与艺术的奇妙邂逅。


640.jpg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日—3月25日

展览地点:广东海丝馆临时展厅



本次展览精心策划展览内容,旨在通过艺术家的笔触和科学家的视角,共同揭示植物的奥秘与美丽。展览共有三主题:“从家园到远方,西方博物学与博物绘画”“独具东方韵味的中国博物艺术”“中国植物科学画发展史”。展览通过精选数幅植物科学画,这种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绘画形式,带领观众走进瑰丽神奇的大自然,发现并分享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方面的知识,让生命世界得以延续并变得更加富饶。



从家园到远方,西方博物学与博物绘画

博物学是适应于自然环境的学问,是人类在宏观大尺度与大自然打交道、认知大自然并对其进行观察、识别、分类。描述、利用的综合性探索。博物学与图像天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采用图像记录自然世界,使得世界各地相继诞生了带有博物色彩的绘画艺术。


640(1).jpg



独具东方韵味的中国博物艺术

中国人对动植物的研究与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文献和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流传至今。自唐宋开始出现的大量写实鸟画、本草学著作与图谱、清宫图谱,岭南画派的作品、广州外销画等,我们都可以从中一窥中国博物艺术精湛的创作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640(2).jpg



中国植物科学画发展史

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植物科学的萌芽。清末明初,在新学救国的时代背景下,包含植物学在内的博物学曾短暂兴起。随着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植物学研究机构和相关高校院系的创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植物科学画也在这一时期随之发展而来。


640(3).jpg



640(4).jpg

640(5).jpg

640(6).jpg

640(7).jpg

640(8).jpg

游客参观



还在等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科学与艺术的交汇点,感受植物世界的奇妙与美丽,共同守护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