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버전
  • 用户中心

“南海Ⅰ号”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8-04-23  阅览次数:15166     收藏

   为纪念“南海I号”发现30周年,11月25-26日,“南海Ⅰ号”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阳江海陵岛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希腊、日本、韩国、伊朗、新加坡、柬埔寨等国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南海Ⅰ号”调查、发掘、展示与研究,中国水下考古的回顾与展望,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国际视野下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展开演讲和探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联合国教科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Gurung  Himalchuli女士、阳江市市长温湛滨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主持开幕式。


  30年前一场有关中国海域出水文物的拍卖会,促进或直接推动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诞生。与此同时,在被称为中国水下考古元年的1987年,“南海Ⅰ号”的发现与“水下考古工作协调小组”、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的成立,并称为三大标志事件。30年来,“南海I号”以精彩纷呈的考古成果向世人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风采,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最为重要的水下考古成果,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


  宋新潮在致辞中回顾总结了中国水下考古30年的历程,“我们始终坚持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始终秉承合作协作开放的发展理念,始终践行不断实践大胆创新的意识,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情的水下考古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把依法保护的制度体系建立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把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夯实水下考古发展的坚实基础;把开放合作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把重大项目实施作为提高专业内能力和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带动水下考古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把不断扩展业务领域作为水下考古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把大众普及宣传作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途径。


  宋新潮说,中国水下考古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困难、问题和挑战,特别对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和文化遗产大国,保护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愿意和国际同仁一起,加强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推动水下考古事业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技术总监孙键、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联合国教科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Gurung Himalchuli分别做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历程”“南海一号的发现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和“全球视野下的《2001水下公约》”四个主旨演讲。


  宋建忠在总结30年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水下考古呈现出的新变化和气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水下考古专用船投入使用、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水下考古从近海到远海、内水考古并进,在数量和类别增加的同时,多学科合作全面加强,水下原址保护的理念得到创新;水下考古研究领域呈现出成系列、有主题和侧重点的特点。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国际间的合作日益深入。


  “南海Ⅰ号”历经10年的发掘证明,这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外贸商船。沉没地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海Ⅰ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有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其蕴含的信息总量极为庞大。孙键介绍,截至目前已出土文物数量21000余件套、标本2600件,其中以瓷器、铁器、铜器、铜币最为大宗。大量的贸易瓷器是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品种;铁器、铜器已经成为输出的主要货物;而铜币的出现,显示出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已经涉及海外贸易体系。对研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提供了坚实论据。


  与会代表还就海洋贸易与文化交流、水下考古探测技术、出水文物保护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希腊、伊朗、日本、韩国、柬埔寨、新加坡的学者分别介绍了所在国水下考古的最新进展。会议还以“2001水下公约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体召开圆桌会议,畅谈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国际合作。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观摩“南海一号”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实验室,并参观“归航:“南海一号”出水文物展”。


  本次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化厅、阳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承办。


blob.png